close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...,這個意境,身在高雄實在很難體會到
暫別濕冷的台北,回到晴空朗朗的故鄉--高雄。


說到清明節,不得不提起清明節的應景食物--潤餅。潤餅又稱「春捲」。清朝的滿漢全席128道菜餚中,春捲是9道點心之一(想不到吧?我也沒想到平常小吃竟然是滿漢全席中的1道菜^_^")。

吃潤餅的習俗可追溯到春秋、戰國時代的寒食節。寒食節是農曆清明節前、中、後這3天。相傳春秋、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, 歷盡艱辛。一次,他挨餓難熬時,忠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。後來重耳當了晉文公(春秋五霸之一),當年跟隨他的人都得到了很多賞賜,做了大引言,但是晉文公卻疏忽了介之推,甚麼也沒有給他。介之推也不著急,獨自隱居到綿山。 晉文公後來想起來,想再找介之推來幫忙國事,介之推卻不意再出來參與政事。晉文公便下令放火燒山,想以此逼出介之推,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。重耳十分後悔,便規 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,一切吃冷食,稱為寒食節。但因時日久遠,漸漸的便把寒食節與清明節變成同一天。

每年清明節只要有空,便會和家人回高雄。除了掛紙、培墓慎終追遠外,就是幫忙三叔做潤餅皮了。爺爺早年是開糕餅鋪的,後來爸爸和叔叔伯伯各有各的事業 ,爺爺在過世前便把糕餅鋪收了,而爸爸他們兄弟之間,只有三叔學到爺爺的一點皮毛,會做潤餅皮。

三叔平常有自己的工作,只有清明前後才會擺攤做潤餅皮(由於動作像極了擦拭動作,所以台語叫做"擦潤餅")。三叔作的潤餅皮薄而韌、Q而香,在鄰里間傳出口碑,每年越做越多斤, 所以整個家族都會出動幫忙。潤餅皮成功的關鍵在"和麵",麵粉、水與鹽的比例、醒麵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潤餅皮的口感,這都是要靠 經驗的累積,就連大堂哥跟三叔學了好幾年都還沒能把"和麵"學起來。

陳家潤餅皮第2代掌門--三叔。


潤餅皮神功第一式--甩麵。只見三叔從麵盆裡抓起一坨麵糰,輕鬆玩弄於股掌之間。

手中的麵糰停止甩動,麵糰會從指縫中流下無法成團。

潤餅皮神功第二式--擦麵。電光石火之間,三叔手起麵落,麵糰在鐵砧上擦出一片圓。


擦麵、收麵,一氣喝成。心中不得不為三叔俐落的身手暗自喝采。


麵皮在鐵砧上煨熟,轉眼間由白變成半透明。當圓周上捲的時後,就是我們出手的時候。

圓周上捲時,是撕麵最佳時刻。太早,麵皮會巴砧;太晚,則會酥化。

由老爸親自示範潤餅皮神功第三式--撕麵。

哈哈~我們支援部隊也只會幫忙撕麵和拿鐵匙把麵皮上的麵疙瘩壓平而已=.="。

我的小姪女,陳家潤餅皮第4代傳人--煎魚妹

份量直逼38KG...=.="

世代傳承。爺爺(三叔)擦麵,孫女(煎魚妹)撕麵。^_^b




煎魚妹的老豆,陳家潤餅皮第3代掌門--大堂哥。


支援的堂哥們。


這晚做通霄。我們這幾個,作到凌晨3點多才換手,由其他幾位堂兄弟姐妹接手,擦麵則是兩位堂哥與三叔接力。

潤餅的包料,其實大同小異。不外乎︰蛋、高麗菜、豆腐、香腸、肉絲、韭菜、豆芽...等。

比較不同的是蛋的部分,一般都是用蛋酥。我們這,則是煎蛋皮後切條,吃起來不會那麼油膩。

另外就是一定會有這樣包料--刺瓜絲

刺瓜就是大黃瓜。刺瓜刨絲,包在潤餅裡,中和其他包料的油膩,吃起來冰冰涼涼的,相當清爽。沒吃過的一定要試試。

[後記]
這次清明假期,學校佛心來的,特別將10月校慶補假移到4/6日,讓我們多了一天假期。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清明回高雄幫忙了吧? 明年就要分發了,一到清明掃墓火警總是特別多,加班都來不及了,怎麼可能還能放假呢?但是我並不後悔,因為就是有我們在 ,家人還有大家才能安安穩穩的過節啊!!^_^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o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